干工程賠錢的四大原因,有中招的嗎?
都說現在工程不好做,這里總結了干工程賠錢的四個原因,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了解更多寒冷的冬夜里,在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施工現場,建筑工人仍在忙碌著,大家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起”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正為一階段施工沖刺。就在上周末,市重點局發布消息,暢通二環(西南環)建設工地春節期間“不打烊”,工人們“舍小家,為大家”,搶抓難得施工時機,只為早日還路于民。
2021.01.21寒冷的冬夜里,在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施工現場,建筑工人仍在忙碌著,大家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起”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正為一階段施工沖刺。就在上周末,市重點局發布消息,暢通二環(西南環)建設工地春節期間“不打烊”,工人們“舍小家,為大家”,搶抓難得施工時機,只為早日還路于民。
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項目建設,增亮合肥創新底色;重點路橋建設,暢通城區交通擁堵;各類公益性民生工程,繪就城市幸福長卷……2020年,市重點局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繼續堅持以“創管理隊伍、建精品工程”為主線,以“穩質量、穩安全、穩廉政、保進度”為舉措,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奮力推進各項重點工程建設,積極保障合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2020年,市重點局承擔完工及在建項目123項,總建筑面積545萬平方米,道路長度83公里,其中完工項目41項,建成道路長度45公里,完成房屋面積163萬平方米;全年累計完成投資91億元,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回眸2020
全面實施城區交通暢通工程
2020年,全市最長湖底隧道文忠路下穿少荃湖工程全線完工通車;郎溪路高架、裕溪路高架東延工程全線貫通,順利實現牽手互通,繁華大道與集賢路互通立交全線貫通,城市大動脈更加通暢;興業大道、習友路、采石路等道路順利放行,城市路網不斷完善。暢通二環北環西段順利放行通車,中段與東段工程橋梁工程穩步推進,2021年將實現北二環全線快速化;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有序推進,未來可期;引江濟淮(將軍嶺路、銘傳路、新橋大道)三座跨河特大橋穩步推進橋梁結構施工。渦陽路涉鐵工程、銅陵北路下穿合肥東編組站工程、習友路涉鐵工程、明珠路涉鐵工程等一批涉鐵工程,以及祁門路、廣德路、習友路、天津路、合作化南路、美和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如期開工,將進一步保障城市路網暢通。
合肥城市交通框架快速拉開,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努力構建“環+放射+方格網”的路網結構,強化城市各組團間聯系,不斷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加速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及場館建設
當下,在合肥西郊,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正快馬加鞭。1號科研樓已于2020年12月28日順利竣工。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同時也是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核心項目之一,在合肥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有望成為全球量子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
此外,中科大高新園區一期、濱湖會展中心二期、市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前沿技術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為合肥創新之都發展添磚加瓦。
著力打造精品公益性民生項目
公益性民生工程與城市品質息息相關,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社會民生具有重要意義。我市正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一批公益性項目建設,結合城市建成區范圍的不斷擴大,同步實施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民生公益設施,著力打造優質精品工程,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安徽合肥技師學院、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黃麓師范學校改擴建工程二標段、合肥老年大學新校區(老干部活動分中心)、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合肥一六八中學陶沖湖校區二期、合肥市第三中學新建綜合藝術樓及校園環境整體提升、市三院門診醫技樓、市一院門急診住院綜合樓項目等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安徽公安職業學院整體搬遷、合肥學院設計創意產業和建筑與交通工程實驗實訓平臺、市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市二院老年護理院等項目正在進行室內外裝飾及安裝施工。合肥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及游泳館項目順利封頂,助力“合肥大學”更名工作;為民服務用房、市殘疾人托養中心、邊防檢查站執勤業務用房、市綜治信訪中心(綜合服務體)、市中心圖書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智慧養老中心、六中新校區、合肥市婦幼保健院和口腔醫院濱湖分院建設項目、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區、市中醫院項目等項目按序推進,民生保障設施不斷完善。
展望2021
加快城市路網建設完善交通功能
建成暢通二環北環中段與東段、引江濟淮三座橋梁、渦陽路下穿合武及淮南鐵路、祁門路(包河大道—巢湖南路)工程、習友路(石蓮南路—文曲路)道路及管廊工程、天津路(花園大道—錦繡大道)、深圳路(徽州大道—環湖北路)、金廬支路(廬州大道—萬年埠路)、廬山路(金斗北路—杭州路)、成都路(包河大道—金斗東路)等道路。推進暢通二環西南環、廣德路(長江東路—襄水路、樂水路—和平路、裕溪路—巢湖南路)、引江濟淮繁華大道橋、郎溪路(裕溪路—明皇路)、美和路(金寨路—合作化路)、合作化南路(美和路—習友路)等項目建設。計劃開工文忠路(郎溪路—少荃街)、郎溪路(裕溪路—明皇路)、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龍興大道)、G312合六路蜀山區段快速化改造、金寨路快速化改造、新合肥西站西廣場及地下配套停車場、站區涉鐵市政道路工程、天柱山路(長江西路—望江西路)等項目建設。此外,加快推進大科學裝置中心連接通道、鐘油坊路(裕溪路—繁華大道)、宿松路南延(深圳路—嚴店道口)、四里河路(合淮路—北一環)、懷寧路改造(長江西路—望江西路)、巢湖南路南段(錦繡大道—環巢湖大道)、大眾路(裕溪路—繁華大道)、龍崗路(裕溪路—南淝河路)、方興大道(南淝河路—龍興大道)等項目的前期設計工作。
抓好公益性項目建設提升為民服務
將建成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黃麓師范學校改擴建工程一期二標、安徽公安職業學院整體搬遷工程、市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市二院老年護理院、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等項目。大力推進量子創新院、中國科大高新園區(一期)、濱湖會展中心二期、合肥為民服務用房、市公安局業務技術用房二期、市綜治信訪中心、市中心圖書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智慧養老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和口腔醫院濱湖分院、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區、市中醫院、六中新校區等項目建設;謀劃開工黃麓師范學校二期工程、合肥幼兒師范專科學校梅沖湖校區、市一院老年護理院、市精神病醫院康復住院樓、市氣象監測預警與科學研究中心、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匯心湖校區人才周轉房、教師公租房和留學生公寓建設等項目。
推進環巢湖生態治理項目呵護綠水青山
大力推進環巢湖生態治理項目,為環巢湖生態修復保駕護航,保障十五里河下游濕地水質生態治理的運營管理,確保水質改善效果持續,穩定達標;建成十五里河下游濕地綠化工程,打造合肥濕地城市名片。
強化工程建設管理提高建設水平
強化設計把關,不斷優化完善設計方案,下好打造精品工程的“先手棋”。嚴格執行施工總承包招標,進一步完善招標文件主要條款和工程量清單、控制價編制工作,暢通與市城鄉建設局、公管局對接會商機制,將工程建設履約情況與招標、行業管理掛鉤,從源頭上提高招標工作質量。加強與市城鄉建設局、市自規局、建投集團、各轄區政府及部門的橫向聯系,打通“最后一公里”,保證前期工作高質量推進。
堅持“三穩一保”,即“穩質量、穩安全、穩廉政、保進度”,嚴格精細化管理。多學習滬寧杭等先發地區經驗,拉高建設標桿,涉及工程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要堅持“樣板開路”,不達效果不罷休。嚴格項目建設基本程序,對項目建設中存在不合規問題的要及時整改。堅持“三抓”制度,加強與企業總部聯動。強化請示報告制度和約談考察制度,按照投標文件約定逐條對照,嚴格要求,嚴厲打擊非法分包轉包、惡意低價中標現象。本著對事業負責的態度,以“沒有無解的難題”的決心、“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恒心,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中遺留的各類問題解決,逐一銷號。
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通過建立覆蓋重點項目建設工地的全方位監控系統,實現對項目質量、安全、進度等實時調度。支持大建設參建企業科研工作,提升工藝水平,推廣“四新”技術,重大項目推行BIM技術,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管理。加強工程精細化管理,全面落實參建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強化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規范工程檔案管理,加快推進歸檔資料數字化加工,提高工程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緊抓誠信體系建設不放松,加強市場和現場雙聯動,實現“監管一條線、信用一張網”,建立與市城鄉建設局、公管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聯動機制,探索聯合獎懲方法,跨部門、跨行業將信用聯合獎懲信息納入工程建設管理全過程,讓失信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營造“失信懲戒、守信褒獎”的良好氛圍。探索信用應用創新辦法,學習借鑒先發地區信用建設經驗,做好信用信息收集、信用信息分類標準、評價標準建設,促進大建設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都說現在工程不好做,這里總結了干工程賠錢的四個原因,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了解更多做工程如何才能做的穩定和持久?以下是一位從事園建綠化的工程老板親身經歷講述:自2004年起他的項目一直都是圍繞著房地產展...
了解更多半拉子工程,也就是俗稱的“爛尾工程”,是指工程進行到一半或者多半,因發包方,或承包方,或第三方等各種因素,導致長時間停工...
了解更多下文是更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整理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后中的常用專業術語,供大家參考。
了解更多